
郭正光,男,1955年出生,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结业,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就读于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宁德分校教育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1980年2月师范毕业后进入宁德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现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任教直至退休,曾兼任宁德市华侨小学校长、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负责人、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等,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小学校长”“全国第二届百名家庭教育公益人物”“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人才”等荣誉。

40多项的各级荣誉、100多篇CN发表文章、60多本专著和主编(著)出版(其中主编福建省地方教材《公共安全教育》1-6年级,主编《保护自己》小学、初中、高中系列安全教育读本)、10多本参编书籍出版、20多项全国和省市级教科研成果获奖、20多个社会兼职的头衔、700多场专题讲座……如此众多的殊荣,假如出自于一所小校、一个集体,也许不足为奇,然而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令人感到震撼。取得上述显著工作业绩的这个人,就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有着“学者型、研究型、管理型”之称、被誉为“草根式教育家”的原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长郭正光。

他有诗人般的教育梦想
郭正光,1955年出生,受家庭熏陶,幼年的心灵里就种下了教育梦。在回乡当知青的日子里,他除了过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作生活外,还理过发,扛过石头,拉过板车,做过篾匠,当过生产队长和大队民兵营长,也当了一年的中学民办教师。
1977年,郭正光怀揣教育梦,走进了宁德师范学校这所他曾朝思暮想的神圣殿堂。两年的师范生活,他以“全优生”的优异成绩毕业并分配到宁德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任教,开始了他漫长而光荣的教育生涯,在三尺讲台上编织着他的教育梦。

郭正光在诗集《校园的香樟树》里书写了自己在30多年教育生涯中的心路历程,折射出的人性光辉。诗集“绪言”中写道:“在我奉献青春和热血的校园里,香樟树默默无闻地伴随着我成长,见证着我和我的学校30多年风风雨雨走过的每一步。我爱校园的香樟树,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颗小小的香樟树。”这正是他美好教育梦的昭示!

他有火一样的工作热情
郭正光初到宁德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就受到学校德高望重、教技精湛刘平平、刘定山老师的悉心指导,很快进入教学角色。郭正光说:“那时备课需要‘伤筋动骨’,因为除了一本教科书,就再也没有任何的资料可参考了。不像现在教育资源这么丰富。”
正因为当时缺乏教学资源,学校组织老师编撰全日制小学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资料》并正式出版,郭正光撰写的部分就有5万余字。正如他在诗中描述的:“手攥参考墨味醇,心流记忆写春秋。艰辛备课三千纸,快乐编书五万文。”此后,他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步伐迈得更大,更坚实。
他很快就受到学校领导的重用,从年段长、教研组长、教导处副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一步一个脚印。老师们说:郭正光工作起来,有一股火的热情和牛的干劲,永远都不知疲倦。教学上,他年纪轻轻就获得“教学奇才”的美誉,他还多次代表学校参赛,走出学校,走出闽东,走向全省;工作上,他尽职尽责,尽心竭力地为老师们服务,为学生们服务。
1995年,郭正光走上了校长的岗位,他又给自己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严己,诚人,务实,创新,争当好校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诺言,学校一步步走向辉煌,也创造着他教育中的一个个奇迹和荣耀:“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专家发展研究中心特约教育专家”“福建省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专家组成员”“省特级教师协会小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郭正光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宁德师范学院中文系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十佳小学校长”“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福建省优秀人才”……“人生在于奋斗,奋斗充实人生”,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郭正光,一个固守教育本色的郭正光。

他有海一样的博大胸襟
在“感动中国,教育人物”——《中华名校校长风采录》这本书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评价郭正光的话:“您,有闽东男儿特有的豪气与胆识,内心深处始终昭示着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师生的无比关爱,对圣园的情有独钟,犹如山涧流泉般叮咚,好似风中鸟鸣般呢喃。您,竭力倡导‘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的附小人精神,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瞻理念,为‘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发展型学生,创建精品型名校,建设学者型教师群体’夯实了根基。您,笃信‘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因而全力实施‘名师强校策略’——以人本管理为核心,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激活教师的‘成名’意识,设计职业生涯,搭建成长平台,使师者善教、会研、能说。您,思想有多远,脚下的路就有多长。30载教育沃土的坚守,乘长风,破巨浪,弦歌不辍,不断求变、求新、求强,像是一次对于基础教育精神之根漫长而虔诚的朝圣和探源,从中读懂了自己教育人生的价值和涵义,也找到了生命和教育之间最真切的对白。”这段总结性的话语对郭正光校长的教育情怀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概括,是对他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最好的诠释和解读。
郭正光践行着他的“三主体”教育理念,并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他的众多成果中有《主体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思考》和《中小学校本经营策略》两本共60万字的教育专著;2013年“福建省首位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郭正光主体教育研讨会)召开,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国内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郭正光还重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他带领学校团队积极发挥着示范、辐射、引领和帮扶的作用。他的足迹遍布闽东近百个乡镇、100多所学校;扶持、带动了全市10多所农村学校发展;还跨区域联办薄弱校,实施“六统一”管理,促进教育均衡。我们看到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最为本真的大教育情怀,正所谓“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
退休以后的郭正光,初心不改,继续为基础教育发挥余热,为学校、教师、家长服务。他仍常受邀为省内外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培训班讲座;被宁德市社区大学聘为家庭教育客座教授,为社区、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讲座100多场;接受“问题孩子”家庭教育咨询指导3000多人次;也荣获“全国第二届百名家庭教育公益人物”称号。

在郭正光的诗集中,有一段话:“我爱香樟树。因为……它具有顽强生命力……更是因为,它默默无闻地奉献一切。”郭正光不正是一棵香樟树,顽强坚韧,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啊!“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郭正光献身教育事业最好、最真实的写照。